如何自學建筑設計
建筑學知識雖然體系龐大而繁復,專業(yè)壁壘森嚴,但歸根結底來源于人類的生活經(jīng)驗,最終要為人類的生活服務。要令建筑設計的專業(yè)性得以被社會大眾所理解,改善建筑師的從業(yè)環(huán)境,讓更多的人尊重建筑師的工作,讓更多高水平作品得以實現(xiàn),不是一朝一夕之功。
另一方面,建筑學教育本身是一門非常專業(yè)的學科。建筑學普及教育,在歐美發(fā)達國家非常常見,在初等教育階段便會讓專業(yè)人士進入學校,開設一些淺顯易懂的課程,培養(yǎng)學生的興趣,既為有志少年指明方向打下基礎,也在無形中逐漸提升社會整體建筑學認知層次。
竊以為,有五個方面,是建筑設計入門最基礎,最核心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
1)思考:建立建筑設計邏輯思維方式,學會從建筑師的角度去思考建筑、空間與人的關系;
2)表達:掌握將思維具象化,向他人表達自己想法的基本技能,包括:制圖,模型,口頭陳述等;
3)數(shù)理:熟記若干基本的數(shù)據(jù),融匯貫通,以應用于實際操作,例如:人體尺度,常用結構數(shù)據(jù)等;
4)調研:通過對實例的調研,學習前人的設計經(jīng)驗;
5)實操:從最簡單的設定開始,嘗試設計。
(一)如何思考,是決定一個人是否真正進入了建筑學門檻的標志。
一種比較流行的對于某個建筑的描述,是借助形態(tài)上的“比喻”。比如人們所熟知的“鳥巢”,“大褲衩”,”小蠻腰“這些稱謂。
請注意,如果想學習一種建筑師的思考方式,請務必“暫時”拋棄這種做法。因為這種稱謂,會遮蔽你對于建筑學專業(yè)問題的解讀。它會讓你誤認為,建筑設計就是首先在形態(tài)上做出一件讓人印象深刻的東西。
這是完全錯誤的。這絕對不是,也從來不是,建筑設計的本質。請記住,建筑設計的核心問題,在于研究建筑空間與人的關系。
何謂“空間”?中西方建筑學教育會不約而同的引述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的一句話:“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”建筑設計,其所創(chuàng)造的正是這種“無”。
而人與建筑空間的關系,可以是具體而微的個體尺度,比如一個房間門的大小,也可以是一群人的尺度,比如一個歌劇院大廳,或者,非常非常多的人——城市級別的尺度,城市下沉廣場。
作為初學者,我們首先都要樹立這樣一個準則,即必須找出最簡單,最直接的辦法,去解決實際問題。
顯然,這里又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:如何找出一個建筑設計項目所面對的問題?
其實,當我們面對一個真實世界里的實際項目,牽涉的問題是無比龐雜的。這些問題,并不僅僅是簡單的來自業(yè)主的要求,也來自于建筑師自身對于項目特性的判斷,對于場地特征的解讀,對于城市文脈肌理的調研,來自現(xiàn)有技術條件的限制,來自資金規(guī)劃的掣肘等等因素。而如何從千頭萬緒中發(fā)現(xiàn)決定性的主線,正反映了一個建筑師的水平高低。審視其針對了什么問題,采用了什么辦法,最終解決效果如何,是我們閱讀一個建筑師思維邏輯的其中一個途徑。
然而,作為初學者,我們學習設計的時候,并不必在一開始便將問題做的如此大。正如經(jīng)典物理學中牛頓力學三大定律討論的是理想狀態(tài)中物體運動與力的關系一樣,我們可以將設計要面對的問題,限定在比較理想的范圍內。比如,設計一個山坡上的小住宅,或者,規(guī)劃一小塊方形的街心小公園。
對于繪畫基本功的訓練,我們不必像專業(yè)美術學生那般起早摸黑玩命的練習,但也必須養(yǎng)成經(jīng)常寫生的習慣。將眼睛看到的物體,風景,建筑空間等等,還原到紙上,訓練心手合一的能力。當你練就看見什么就能八九不離十的畫成什么的時候,你才能有把握將你心中所想的事物用筆描繪出來。
還有一項基礎性訓練,就是實測制圖。就是拿尺子測量一個建筑,或者先從簡單的開始,一個房間,然后將它的二維平立面圖畫出來,認認真真的標注好尺寸。
我們還需要掌握一定數(shù)量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的軟件。作為有效的工具,這些軟件能夠提升你制圖的效率,增強透視圖對于真實場景的還原度;還可以直接與計算機控制的制造工具接軌,制作3D打印模型,雕刻吸塑模具。他們大多可以通過隨處可覓的網(wǎng)絡教程和書籍自學你所想象的那般模樣。
正如開篇所言,要進入設計領域,最重要一環(huán),在于學會思考。作為初學者,我們更需要對所有的可能牽涉到的設計元素,進行審慎的梳理。不要因為先入為主的看法而忽視那些不起眼的角落。真理,其實就潛藏在那些地方。
新疆建筑設計公司,新疆建筑設計院,新疆市政設計院